4.和雅各的兄弟約翰,
約翰福音中多次出現「耶穌所愛的門徒」。
耶穌所愛的門徒,在《約翰福音》中提到六次:
他曾參與耶穌最後的晚餐,在西門彼得的示意下,曾詢問耶穌,是誰將出賣他。
在耶穌死前,他將他的母親,馬利亞,交託給這位門徒。在記載中,耶穌稱馬利亞,是這位所愛門徒的母親。
在耶穌死後,信徒發現他的屍體失蹤,這位門徒是第一個進入墓穴的。
這位門徒也是最早見到耶穌死後顯現的信徒之一,他見證耶穌第三次顯現,讓他們捕獲153條魚的奇蹟。
耶穌第三次顯現,與眾門徒一同吃早餐。在耶穌與彼得談話時,這位門徒也在現場。
福音書作者約翰,在《約翰福音》結尾,聲明他寫作的目的,是為了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作見證。
在《約翰福音》中,提到一位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,跟安德烈一同成為耶穌最早的門徒。
耶穌遭逮捕之後,彼得曾與一位門徒進大祭司的家中,探察耶穌的消息。
這兩個段落,提到的另一位無名門徒,可能也是指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。
從二世紀開始,基督教會相信,耶穌所愛的門徒,即是指十二使徒中,年紀最小的使徒,約翰,也就是福音書作者約翰。
約翰的希伯來文意思是「耶和華是仁慈的」,是常見的希伯來文名字。
傳統上的說法認為,他是另一個使徒,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兄弟,父親是西庇太,母親是撒羅米。
生平
蒙召成為使徒——根據《聖經》記載,約翰與兄弟雅各和彼得在經歷耶穌的神跡獲得大量魚獲後(路加福音5:1-11),決心放下一切而應主的呼召,一生跟隨耶穌。
轉變個性
本與哥哥雅各同是性情衝動的雷子(馬可福音3:17),
曾看見別人奉耶穌的名趕鬼,就禁止這人。 (馬可福音9:38)
他的母親代為兩兄弟向耶穌求地位。 (馬太福音20:20-21)
從後來約翰的表現和書信中經常強調愛的教訓,並吩咐信徒永記「彼此相愛」的命令。 (約翰一書2:7-8)可見他在所受的教導下出現相當大的轉變。當約翰在福音書敘述自己時,總不提自己的名字,只稱為「主所愛的門徒」(約翰福音13:23;21:20),有人以此為約翰著重「愛」的教導的表現。
受耶穌的重託——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受死之時,受委託奉養耶穌的母親。就在那天,把馬利亞接到自己家裡去。 (約翰福音19:25-27)
遭受逼迫——根據特土良的說法,約翰曾因傳道遭受嚴酷的逼迫,晚年更被流放拔摩島。
收有三位代表性弟子傳承遺緒:
1.坡旅甲:(Polycarpus,69年-156年)
2.伊格那丟:(Saint Ignatius of Antioch ,也稱作Theophorus,即「神的使役」,67年-110年)
3.帕皮亞:(Saint Papias,70年-155年)
約翰的工作
四處傳道——公元33年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,約翰與其他使徒均熱切傳揚耶穌的救恩。 《聖經》記載,約翰常與彼得一起工作,曾在聖殿門前行神跡(使徒行傳3章:1-10);在猶太公議會面前勇敢作見證(徒4:13);到撒瑪利亞傳道。 (使徒行傳8:14)
得蒙啟示——約翰熱衷上帝的道理,得蒙啟示編寫耶穌的生平——約翰福音。約翰得蒙啟示寫下約翰一書、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,勉勵信徒在生活上表現彼此相愛的精神,過聖潔的生活;在信仰上,勉勵信徒要戰勝異端的誘惑和破壞。當他被放逐至拔摩島時,耶穌把末後之事啟示他,讓他一一記錄下來,寫成《啟示錄》。
4.雅各的兄弟約翰,
約翰福音中多次出現「耶穌所愛的門徒」。
耶穌所愛的門徒,在《約翰福音》中提到六次:
他曾參與耶穌最後的晚餐,在西門彼得的示意下,曾詢問耶穌,是誰將出賣他。
在耶穌死前,他將他的母親,馬利亞,交託給這位門徒。在記載中,耶穌稱馬利亞,是這位所愛門徒的母親。
在耶穌死後,信徒發現他的屍體失蹤,這位門徒是第一個進入墓穴的。
這位門徒也是最早見到耶穌死後顯現的信徒之一,他見證耶穌第三次顯現,讓他們捕獲153條魚的奇蹟。
耶穌第三次顯現,與眾門徒一同吃早餐。在耶穌與彼得談話時,這位門徒也在現場。
福音書作者約翰,在《約翰福音》結尾,聲明他寫作的目的,是為了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作見證。
在《約翰福音》中,提到一位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,跟安德烈一同成為耶穌最早的門徒。
耶穌遭逮捕之後,彼得曾與一位門徒進大祭司的家中,探察耶穌的消息。
這兩個段落,提到的另一位無名門徒,可能也是指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。
從二世紀開始,基督教會相信,耶穌所愛的門徒,即是指十二使徒中,年紀最小的使徒,約翰,也就是福音書作者約翰。
約翰的希伯來文意思是「耶和華是仁慈的」,是常見的希伯來文名字。
傳統上的說法認為,他是另一個使徒,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兄弟,父親是西庇太,母親是撒羅米。
生平
蒙召成為使徒——根據《聖經》記載,約翰與兄弟雅各和彼得在經歷耶穌的神跡獲得大量魚獲後(路加福音5:1-11),決心放下一切而應主的呼召,一生跟隨耶穌。
轉變個性
本與哥哥雅各同是性情衝動的雷子(馬可福音3:17),
曾看見別人奉耶穌的名趕鬼,就禁止這人。 (馬可福音9:38)
他的母親代為兩兄弟向耶穌求地位。 (馬太福音20:20-21)
從後來約翰的表現和書信中經常強調愛的教訓,並吩咐信徒永記「彼此相愛」的命令。 (約翰一書2:7-8)可見他在所受的教導下出現相當大的轉變。當約翰在福音書敘述自己時,總不提自己的名字,只稱為「主所愛的門徒」(約翰福音13:23;21:20),有人以此為約翰著重「愛」的教導的表現。
受耶穌的重託——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受死之時,受委託奉養耶穌的母親。就在那天,把馬利亞接到自己家裡去。 (約翰福音19:25-27)
遭受逼迫——根據特土良的說法,約翰曾因傳道遭受嚴酷的逼迫,晚年更被流放拔摩島。
收有三位代表性弟子傳承遺緒:
1.坡旅甲:(Polycarpus,69年-156年)
2.伊格那丟:(Saint Ignatius of Antioch ,也稱作Theophorus,即「神的使役」,67年-110年)
3.帕皮亞:(Saint Papias,70年-155年)
約翰的工作
四處傳道——公元33年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,約翰與其他使徒均熱切傳揚耶穌的救恩。 《聖經》記載,約翰常與彼得一起工作,曾在聖殿門前行神跡(使徒行傳3章:1-10);在猶太公議會面前勇敢作見證(徒4:13);到撒瑪利亞傳道。 (使徒行傳8:14)
得蒙啟示——約翰熱衷上帝的道理,得蒙啟示編寫耶穌的生平——約翰福音。約翰得蒙啟示寫下約翰一書、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,勉勵信徒在生活上表現彼此相愛的精神,過聖潔的生活;在信仰上,勉勵信徒要戰勝異端的誘惑和破壞。當他被放逐至拔摩島時,耶穌把末後之事啟示他,讓他一一記錄下來,寫成《啟示錄》。